【话年俗】(之二)炸煎堆 蒸松糕

【话年俗】(之二)炸煎堆 蒸松糕

过年前,“扫屋”(大扫除)后很重要的工作是炸煎堆、蒸松糕(但我家多数是选了好日子就开油镬)。俗语说的“年晚煎堆人有我有”,可以说明炸煎堆的重要。
在佛山、南海一带,主要有“大馅煎堆”与“通陇煎堆”。大馅煎堆是实心的,馅是谷刨、花生、糖,其中煮糖胶很讲学问(要刚好滴在水中能凝固),皮是糯米粉,外加芝麻。“通陇煎堆”是空心的,也是糯米粉做,做的时候很考手工,皮要薄、均匀;两种煎堆都要圆圆的(成球形),所谓“煎堆碌碌金银满屋”。还有“新抱抱食个煎堆大个肚”之说,希望媳妇早生贵子。九江煎堆比较特别,用料与“大馅煎堆”一样,只是扁身的,而且是用湿的糯粉浆,特别香脆。

记得小时候父亲和我在祖父母家自己买材料做煎堆。首先烧开镬,然后到入差不多2斤的白糖煮融,颜色也渐渐由白变成了金黄。然后把从市场买回的谷刨全倒进去炒至均匀,然后再加上花生炒均匀;然后到了我最喜欢玩的环节,夹煎堆。用下图工具,从镬里抓出刚炒的材料用双手先按成大概球状放进去压。由于不能等到上述的材料冷却了才放,因为糖一旦冷却了就不能压成形,所以要趁热炒均匀就要用手压成球。记得当时我也试过,但太热了,球在双手里抛来抛去,最后只能由父亲先抓好放进去。我用一个比较小的煎堆夹用力地勉强压出了球形(但还是要大人帮忙,当时太小不够力气。)金灿灿的一个球形的煎堆雏形就出来了。做到这里其实只是做到一半,还要猜皮(如上文说的)包煎堆,再落油镬才是完成的。

因为包煎堆皮下油镬也是相当花时间,所以多数事隔一两天再做。记得当时我也帮忙包煎堆,(玩的成分多于帮忙)用粘米粉等材料做成粉,然后用玻璃瓶压滚成皮包上煎堆。但粉团我不是拿来包煎堆,而是做出各种奇形怪状的物体,而最印象深刻的是老人家叫我做个慈菇……然后都是拿去落油镬的。

11957199

除了炸煎堆,还有炸油角、蛋散,油角主要有酥皮脆角(面粉皮白糖花生芝麻馅)与豆沙角(豆沙馅糯粉皮),咸水角比较少人炸。蛋散有甜咸两种。

除了炸煎堆,还要蒸糕:松糕是必要的,还有芋头糕、萝卜糕、年糕等。除了年糕是用糯米粉外,其他都是用水磨粘米粉(很多人家里都有小石磨,自己水磨米浆;如果买干粘米粉,效果就差点)。过去蒸松糕用的是“糕种”而不是发粉(泡打粉),蒸出来的糕“发”得起又带少少韧性不松散;如果发的时间过长,就会不过松而有点爽(有点像伦滘糕)。

所以,其实过春节真的很忙很多事情要干。但是这忙是忙得开心的。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

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

上图的是通陇煎堆

u=562835492,2471434918&fm=26&gp=0

上图的是谷刨煎堆,也是我从小吃到大那种。
仲有炸茶刨、糖环、芋虾、牛耳仔、开口枣..

茶刨其实就是把芋头,马铃薯切成很薄菱形的小片,大概2/3拇指大小。然后也是下镬油炸的东西。这个我一般喜欢吃,后来也是多数拿伴粥吃掉。
以前基本上家家都“开油镬”的,自己炸煎堆蒸松糕,

但后来,有的就只炸蛋散(还是买回来的蛋散皮),到后来甚至改炸虾片,又到什么都去买了。方便是方便了很多,但少了那份制作过程中的开心和高兴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昨天在回父母家的路上也经过前文说的筷子路。里面有一家小食店每年做的年货都有很多人来帮衬,有的不乏坐车重新城来到这旧城区买。的确,新城区有的只是水泥建筑,人情味还是只有在旧城区有,这是替代不了。旧城区里还有好多家食肆都有买这些年货,如北香园,大可以,应记,等等。
2019131123415450

微信图片_20200119171220微信图片_20200119171224微信图片_20200119171226微信图片_20200119171229

微信图片_20200119171233

【话年俗】(之二)炸煎堆 蒸松糕”的一个响应

留下评论